第259章 太清授道经三更求票(1 / 2)

仙父 言归正传 9603 字 7个月前

第259章太清授《道经》【三更求票!】

东、东窗事发了?!

他当时忽悠轩辕黄帝的话,被太清教主听到了?

李平安喉结上下抖了抖,忍着没直接跪下磕头,保持着行道揖的姿势,心底快速浮现出几个选项,而这几个选项又被他迅速否定。

‘一切都是瞒不过太清师兄的。’

拼了!

李平安朗声道:“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善。”

太清老子双目并无神光,只是凝视着李平安,缓声道:

“天下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孰能有余而有以取奉于天者,此有道者乎?”

李平安一时有些懵懵然,只能低头保持躬身状态。

老子又问:“此经文只存于吾心中,尚未传于世间,你从何处得闻?”

‘小子灵光一闪想到的?’

李平安着实想这般回答,但他秉持本心、内查自性、追溯本真,还是决定从实招来。

他道:“禀师伯祖,弟子幼年曾听人讲述此经文!弟子愚钝,也只是记住了寥寥几句!”

老子道:“将你所知经文悉数背来。”

“是!”

李平安整理了下记忆中有关《道德经》的句子,赫然发现,他其实早就用过了许多经文。

老子只说了这句,或许是因,他与轩辕黄帝接触之后,老子才将目光放在他这个‘无名之辈’身上。

既已是走了这条‘寻真’之路,李平安也不敢有任何隐瞒,缓声背诵: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之所恶……”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李平安一连背了十几段,都是他印象最深、记忆最清晰的内容。

他这般不断背诵着,道心竟多了一份奇妙的感觉。

《穿越洪荒,我为太清老子背道德经》?

他印象最深的《道德经》经文,多是《道经》而非《德经》,前者蕴含玄妙大道,后者多是治世之理,本为内圣外王之学。

渐渐的,李平安话语有些停顿,目中多了几分思索,下意识闭上双眼。

一缕缕玄妙道韵自他身周环绕。

李平安竟当着太清老子的面,背诵着太清老子还没对任何人提及的经文,然后……当场开始悟道。

就算是清静无为、三清之首的太清教主,此刻也是禁不住略微皱眉,仔细瞧着李平安的身形。

不多时,太清微微颔首,那枯瘦且宛若是在天地之外的手指,对李平安点出了一点微光。

李平安动作很自然地盘腿打坐,心底开始回响起了数十章经文。

“你所知经文略有不对,此为原本。”

李平安精神一振。

虽然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过了这一关,但机缘在前,自当全力握住!

于是静心感悟,将这数十章经文细细记下。

渐渐的,他陷入了更深沉的悟道状态,物我两忘、抱元归一,外物尽抛诸脑后。

过了七日光影。

女娲已回返圣母宫,并未在此多等。

李平安身周涌现道道仙光,道境竟突破了一阶,而他背后缓缓浮现出了一张浅浅的太极图虚影。

他缓慢睁眼,目光清澈如古井,眼底依旧带着几分思索。

“感悟如何?”

太清老子嗓音传来,李平安如梦惊醒。

老子道:“伱后续还有征战之事,不便长久悟道。”

李平安忙起身,恢复做道揖的姿势:“谢师伯祖传道!”

“善。”

老子微微颔首:

“你与你父之跟脚,吾知晓些许,此事不与你为难,今日你既来此地,吾当有三问。”

“请您示下!”

老子问:“既为天帝,当有何为?”

李平安仔细思索,慎重斟酌,想了差不多半个时辰,方才回答:

“当为生灵遏天道,当为万灵求生存,当为天地添正气,当为邪魔降天罚!”

老子又问:“善恶可存于一心?”

李平安继续思索,这次过了大半个时辰,方才答道:

“善恶既存于一心,又非存于一心!

“于生灵计,性善性恶源于心之所选,行善行恶于本性并无直接关联,性恶者可约束自身,性善者也可自我放纵,是故生灵善恶应论迹而不论心。

“善恶之念存于生灵心间,但此生灵是善是恶,当由律法而定!”

老子缓缓点头,给出了第三问:“天帝若错,谁人可罪?”

这个问题,让李平安站在那想了很久。

这问题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天帝犯法与凡人同罪、天规凌驾于天帝之上,等等。

但话到嘴边,李平安又觉得,这些都非合适的答案。

律法不可能完善;

而当权者最能寻找到律法之空隙。

想了许久,李平安心底划过了一缕灵光,缓声道:

“弟子斗胆,若他日天庭立下,天地万灵归心,请师伯祖悬利剑于弟子头顶!”

老子目中多了少许精光。

他那张枯瘦且没有多少情绪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丝丝似有若无的笑意。

“善。”

老子缓声道:

“待你天庭立起时,吾会赐下一宝物,护持天庭、监察诸神。

“且去吧。

“你我之言,不可传于六耳,你父子跟脚之事,吾会稍作遮掩,今后自当为万灵立命。”

“弟子谨记师伯祖教诲!”

李平安低头应答,眼前云雾变幻,再抬头时,那老道、那小院、那青牛尽数消失不见,眼前只是浅蓝天穹,头顶不远处就是天地之膜。

一切恍若梦境。

他略微思忖,心底浮现出诸多感悟,三十六章经文如流水般划过心间。

此为《道德经》之《道经》,蕴藏太清之大道。

李平安的道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第一次,有大能点破他与他父亲的跟脚有问题;

这也是第一次,他回答问题时,绞尽脑汁犹自觉得所知不多、所学不够;

太清老子。

三清之首,这压迫感确实太强了。

些许清气飘过,李平安只觉背部颇为清凉,却是不知不觉间出了满身大汗。

可以……可以回去了?

李平安扭头四顾,不见圣母娘娘的身影,却见那位面容普通、气质出众的青年道者,正含笑瞧着自己。

“天帝师侄,”玄都大法师温声道,“老师命我送你回东洲,咱们驾云慢行。”

李平安嗓音沙哑地道了句:“多谢师伯。”

“不要怕,老师一直都很和蔼的。”

玄都大法师笑着凑了过来,脚下生出一团云雾,带着李平安飘向下方。

李平安挤了个生无可恋的假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