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2 / 2)

渡我九重天 丹青手 10169 字 3个月前

所以不求便不苦,求得多执念便多,执念此物不易多呀。

“殿下!”外头有侍卫匆匆来到垂花门前,气都没喘匀似有要事。

常坻当即过去倾耳听,闻言面色瞬间凝重,疾步回来焦急低声开口,“殿下,宫里传来消息,太后病重,已然卧床不起,您再不回去,恐怕……恐怕是……”难见最后一面。

院中一瞬静谧,宋听檐闻言手中的玉勺掉落碗中。

该来的还是来了。

夭枝都能感觉到他心中一片空白,似乎根本来不及想什么。

下一刻,他已然起身往外去,步履匆匆间疾声问,“怎会如此,太医不是说皇祖母身体已然康健吗,究竟是何问题?”

夭枝见他这般着急,只觉分外不妥,现下不是命簿那般,命簿里他本该在京都,太后病倒,他自然第一个知道,倒也还好。可如今他在禹州,骤然听此消息自是更加心急。

她当即上前拉了他一把,提醒道,“殿下,此去可要冷静,莫要失了分寸,那可是宫中。”

宋听檐脚下一顿,看了过来,声音不见温和,只觉清冷,“你知道了什么,还是算到了什么?”

夭枝心中一顿,当即摇头,笑起来,“我岂有如此神通,只是听闻殿下说太后娘娘身体康健,应当不至于突然病重,这宫中危险,步步需得谨慎,我蒙你一句先生,应该提醒一二。”

宋听檐视线落在她面上,忽而平静问道,“若是皇兄,先生也会提醒吗?”

夭枝思绪滞住,她回答不出来。

他这一问,便是问她是要做所有皇子的先生,还是偏向于他的先生。

宫中步步危险,也确实要步步谨慎,他如此聪明,又怎么不知要谨慎小心,

她如今是以朋友提醒他,还是以皇子们的先生提醒他,这二者区别太大了。

毕竟这几日太子那边问什么,她也是如实相告,太子赈灾的功劳,自然也多蒙她提点,他如何不知晓?

她若一视同仁,他们便注定不能成为朋友,因为太子并不喜他,早晚也会对付他。

夭枝回答不出,因为她不可能入局,也不可能帮宋听檐,她唯一要做的就是确保他的人生会如命簿一样所写,如同定下来一般,一笔都不要更改。

如此,她的差事才能办得圆满。

太子、太后乃至皇帝都有司命看管其命格,她自然不可能扰乱其他人的命数,给同僚添麻烦,这是九重天的规矩,谁都不可能偏颇。

夭枝沉默下来,看着他未语。

宋听檐何其聪明,自然明白她的意思,他微微笑起,开口已是疏离,“多谢先生提醒,只是时间紧急,我已无暇耽误,桌上写的东西还烦请先生替我交给皇兄。”

夭枝看着他匆匆离开,叹了口气,接下来可有一场硬仗要打。宋听檐知晓乌古族宝藏,却只告知太后,皇帝又岂会善罢甘休?

宋听檐直接命人备马而去,走得极为匆忙,连宋衷君都不知晓。

宋衷君既是这处的主事人,自然是不能轻易走的。

夭枝看着厚厚一叠纸,却不想里头密密麻麻写着许多灾后事宜。

水漫过后,还有许多事要善后,百姓的安置,吃食,堤坝重建,排水疏通,房屋重建,拨款赈灾,以及被淹的家禽牲畜,若不及时处理,必会惹出瘟疫。

无论从哪一步都考虑地极为周到,此心思不可谓不缜密,一点也看不出是个闲散皇子的做派。

她拿着手中一叠纸,想到命簿中的禹州定局。

果然,这命数一事是半点不由人,这功劳怎么样都会落在太子身上。

即便那老者不在也是一样。

夭枝吩咐人将这些给宋衷君送去,又在此处呆了两日观察,这般一来,这处的事就不需要担心了,宋衷君也不是蠢人,这里的事必能处理周到,而她自然也要赶到京都。

宋听檐是凡人,赶路总归不如她快。

她翻几座高山走小路捷径,追上宋听檐绰绰有余,自不必着急。

酆惕远在京都自然早早知道消息,也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难事,他传信一封来此。

夭枝打开一看,一张纸条言简意赅,只写着一句话,

‘未寻到老者,盼速归。’

夭枝沉默下来,他们二人两个神仙,竟寻不到一个凡间老头,真是奇哉。

黎槐玉练完剑出来,便见夭枝站在院子中,盯着一张纸条看,她走上前去,“夭枝姑娘,你的脸色如此凝重,可是又有何大事?”

凝重?

夭枝摸了摸自己的脸,原来思考时竟如此凝重,她郑重开口,“我在想方子,有些记不清了。”

“方子?”黎槐玉有些不解,她自对医术一窍不通。

夭枝想着便提笔在石桌的纸张上,写下方才凝神想出来的方子,卷成小条塞进信鸽爪上的木塞里,算是迟来的见面礼。

先前实在太过匆忙,她忘了这出,秉着共事之人相互友爱的原则,自然要急人所急。

他寻老者如此辛苦,必然要多关切一二,断子绝孙一事刻不容缓。

她从来最是讲礼数,毕竟她这样的盆栽,历来都是被当做礼物送来送去,自己就是个礼,自然最知道送礼应该送到心坎上这一道理。

夭枝看着鸽子往上飞远,看向一旁的黎槐玉,才想到这二人的姻缘可还没有发展起来。

黎槐玉见她一旁备好的行李,她收剑入鞘,与她一道往府外走,“你也要走了吗?”

“我要回京都办事,你要不要与我一起去京都?”夭枝思索片刻,先前如此,总归是时间还未对上,黎槐玉若是到了京都,自然也能对上姻缘。

不想黎槐玉却摇了摇头,爽朗笑言,“我便不去了,我还要留在这处救许多人,这是我来此地的意义,往后大抵还会去云游江湖,此一别也不知我们何时才能再见。”

夭枝听闻此言心中一顿,总感觉哪里不对。

在这命簿里,黎槐玉这颗朱砂痣在宋听檐心中可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她既然已经出现了,是万万不可能没有结果的。

可看着如今的架势,竟是没有丝毫交集的意思?

几步到了府外,侍卫早早已备好马,黎槐玉也不耽误她,退了一步台阶,冲她双手抱拳,“夭姑娘,不知何日才能相见,江湖路远,就此别过,望珍重。”

夭枝闻言突然想到命簿里,黎槐玉这个时候确实与宋听檐还没有感情,他们如今这般结识是对的。按理说,感情发生时,应当是洛疏姣被家族勒令不得再见宋听檐,她为了族中性命只能听之,族中也开始为她挑选夫婿。

白月光终是无缘,而宋听檐又得罪皇帝,落难受困之时,黎槐玉一直陪伴,这才有了感情。

如今宋听檐还没有得罪皇帝,姻缘自然也没有发展的可能。

但命簿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在局中,就由不得你。

过程或许不同,但结果都一样,就如这禹州赈灾结果,功劳必定是太子的。

黎槐玉往后也终究还是会和宋听檐见面的,只是如今时辰未到罢了。

夭枝想着瞬间了然,步下台阶,拉过马绳,一跃上马,阳光下衣裙似花开花落,她拉着缰绳,坦然笑言,“那么黎姑娘,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我们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黎槐玉看着夭枝纵马离去,衣裙乌发飘扬,如水墨画般寥寥几笔便勾出神韵清灵的女子,却何其张扬自由,又想起她与太子对峙,连太子都敢教训一二的本事和底气,心中忽然有了几分感慨。

她原道这世道不公,男子为官,而女子只能在内宅讨生活,却不想竟也能入朝为官,指点江山。

她心中郁闷一时也散了干净,只觉豁然开朗,或许有朝一日,她也该去京都看一看,这不同于别处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