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前所未有的实训安排(2 / 2)

大明不革命 王子虚 6235 字 6天前

拆分广州府并调整广东行政区划的任务也很正常。

这个时代的广州府的规模太大了,几乎囊括了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全部土地。

后世的清远丶广州丶佛山丶中山丶珠海丶东莞丶深圳丶香港丶澳门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广州府辖区内。

这片区域集中华南地区的大部分重要工业产业,这里不只是整个广东省的核心精华地区,也是华南地区的真正精华地区。

广州府的地位实在太过重要,影响到了广东省官员和广州府官员的关系,存在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广州府具体要怎麽拆分,朱简烜可以参考前世的区划,但也不准备照搬。

神洲前世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后世的各个地级市,与明清时期的府,并不是一脉相承的。

在那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面,省和县之间的这级区划就基本没有稳定过。

民国废省存道,废府存县,后来又有了行署丶专区,地区,还把城区单独拆出来,学欧美搞过城市。

这些区划反覆的取消再设立,改名换姓再拆分,合并之后再拆分,拆分之后再合并,前前后后不知道折腾了不知道多少次。

现在大明是在使用了数百年的广州府的基础上,直接完成工业化后的合理化拆分。

不需要拆的像前世历史上那麽散。

不过朱简烜也没有直接安排好怎麽拆,而是让自己的皇子们去调查讨论做计划。

请...您....收藏_(六\\\九\\\书\\\吧!)

朱简烜最后再按照他的计划给出建议。

对于这些皇子们而言,朱简烜给出的规则着实有点诡异。

「以集体决议的形式处理衙门事务……」

没有一个说话算话的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权力,要决定任何事情都要其他人都同意。

如果有人故意扯皮的话,那所有事情全都办不成。

如果有人不想参与竞争了,那是不是可以通过单纯的扯皮拖延,把这一批十二个兄弟全部拖下水?

不过皇子们也都不是傻子,稍微动动脑子就明白老爹想要的是什麽了。

要让他们兄弟捏着鼻子合作,斗而不破。

学会集体妥协,而不是捉对厮杀到你死我活,或者相互称臣效忠分阵营之后再厮杀。

十二个兄弟酝酿了一小会儿,大皇子朱靖坤就直接举手询问:

「父皇,如果一项事务,有的兄弟同意,有的兄弟不同意,那我们应该怎麽办?」

朱简烜理所当然的给了安排:

「你们兄弟十二个投票,赞成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的,直接执行并向通政司报备。

「若是反对人数超过三分之二的,则直接不推行,但同样也要向通政司报备,送到我的办公室存档。

「支持和反对的人数都不到三分之二的,那就在投票之后报给我做决定。」

十二个皇帝们听完之后,心中立刻就泛起了各种各样的揣测。

大部分皇子都下意识的觉得,父皇这次是要考验他们构建人脉圈的能力了。

在没有额外力量支持的情况下,在所有人地位基本平等的情况下,让其他人支持自己。

还要在这种情况下,把皇帝交代的事情事情也办好,想想就让人感觉头大。

他们觉得这是父皇真的要上强度,来做比较认真的筛选了。

大部分皇子的心态类似,都仍然是竞争性的。

也有一些心态不同的皇子,此时心中泛起了些许不一样的想法。

特别是朱靖坤,作为大皇子,本来已经觉得,自己大概率没有机会成为继承人了。

现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对未来的期待的方向,也跟弟弟们稍微有点区别。

朱靖坤有些不确定的揣测,自己父皇是不是想让皇子们去摸索,在不担任决策人员的时候怎麽发挥作用呢?

自己父皇的习惯,一向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

而他的皇子们,完成了学业和实训之后,能力都是足够担任绝大部分官员,他们都是皇族的新一代精英成员。

但皇帝只能有一个,他们的绝大部分都当不上皇帝。

在下一代皇帝继位之后,如果这些皇族精英们都赋闲话,那就实在是太过浪费了。

朱靖坤把自己老爹的心态揣摩的大差不差。

朱简烜跟大部分儿子的想法不一样,儿子们本能的觉得父皇就是要筛选出一个继承人,其他人都是等待淘汰的陪衬。

但朱简烜安排的这次实训考核的是他们所有人,而不是为了筛选一个继承人。

古代历史上典型的皇子夺嫡的流程,首先要有几个最有人望和能力的皇子,主动要站出来参与夺嫡。

其他的普通皇子和臣子们,可能会选择追随其中的一个皇子,也就是要站队。

皇子们站队完成之后,就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厮杀了。

朱简烜其实并不是不让他们互相争斗,那是没有办法完全规避的事情。

朱简烜主要是想规避这个流程的第二点。

不想让普通的皇子主动自贬身份,不想让他们以臣子身份自居,进而去追随和侍奉其他的兄弟。

朱简烜未来也准备给所有皇子一定的本钱,让他们全都不需要强行站队。

让皇子们在不站队的情况下做事。

并试图让大明未来的政治决策制度逐渐倒向集体决策。

大明神洲本土的地理环境情况,塑造了追求统一并信赖权威的社会文化。

这个社会文化氛围之下,没办法直接实现平民共和,强行改过去的结果就是天下大乱。

本土的自然灾害频繁,自然环境异常复杂,需要中央朝廷有充分的力量,统筹整个天下的发展和建设。

与此同时,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这两次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战争后,皇帝的神圣性不断衰减。

再加上基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百姓识字率不断上升,君权神授那一套早就无法让读书人真正信服了。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和文化环境下,最合适的政治结构就是中央集权配合小集体决策。

按照朱简烜自己的经验,一个人的思维判断能力是有极限的,难以统筹整个世界的规划并处理重要事务。

但是如果有资格产育儿决策的人太多,就会导致互相扯皮和效率低下乃至政策反覆。

所以要采用少数人参与的小集体内部决策,决策之后共同执行。

实际上,前世责任内阁制度的国家,大部分也是这样的决策逻辑,这是经过了时代检验的可行方案。

在政策的延续性和效率上,比美式的直接民选总统负责制度更高。

朱简烜准备选一个儿子当皇帝,作为未来的大明决策集体的核心,再找几个有能力的皇子参与决策。

再让其他所有完成实训,有足够能力的皇子在外部监督。

但如何让他们之间斗而不破,让他们之间不会自相残杀,是个需要继续仔细思量规划的问题。

同时还要考虑,不能让过多的宗室成员占据朝堂要职,要给民间的普通人留出足够的上升空间,并共同维护这套制度。

所以大部分皇子以后不能直接担任行政职务,而是尽可能以皇室财团职务和监督职务为主。

议会?参议院?检察院?这些名义上的公开权力下面,还要有保障他们话语权和人身安全的基本盘产业和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