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乡试结束,湖上论道(求订阅)(2 / 2)

青仙问道 中原五百 6496 字 1个月前

「难怪首辅的一条鞭法提出之后,没有受到多少阻力。』

此法,在数十年前推行过,但当时阻力不小,很快废止。这次首辅提出之后,反而阻力很小。

因为那时候,官绅豪强手里的白银远不及现在多。

谢泉此前还以为是首辅揽权成功,所以能以自身的威权成功变法,没想到还有一层他此前未曾想到的道理。

他其实是一叶障目,认为变法成功的关键,在于君,在于相,在于军队。

谢泉往一层继续想下去,即使明知此事是祸根,首辅和陛下也不会拒绝,因为一旦推行下去,国库必然充盈。

有了钱,就能强军,就能办大事,就能加强中枢的权力。

无非是再苦一苦百姓罢了。

而且天下各省的实情也不一样。

如南直隶,多有纺织厂以及各类娱乐行业,商品繁多,所以许多普通人也能挣到白银。

但还有许多省份,哪怕颇有田产的地主,手里都未必有多少白银。

一条鞭法在南直隶可以是施行,放在其他地方,只怕很容易变为恶政。

往深处想,南直隶本身就要承担漕粮以及原有的粮食赋税,换成白银,反而有利于减轻百姓的负担。

他往更深一层想,无论改稻为桑成功与否,徐青顶多是伤本地豪绅之心,却不会伤乡人之心。

并且,此事也成了徐青的一道护身符。

「南直隶这些豪绅一开始会对徐青有敌意,但变法对他们的好处慢慢显现出来之后,这些人的立场肯定会转变的。徐公明只要能扛过前期的压力,收获反而会无比惊人。」

因为不是每个豪绅都能理解到这些东西,甚至大部分都无法理解,可是一旦变法对他们的好处出现,他们的立场天然会转变过去。

但是朝廷的官员不一样,他们本就不乏聪明人,甚至连首辅都大概已经明白了这些事,只是限于立场,不会顾及到底层的百姓。

何况在大虞朝的上位者看来,只要饿不死人,大虞朝的百姓怎麽会造反。

反倒是那些地方豪绅,一旦有了实力,就想和中枢作对。

中枢不自强,就会被地方轻视,造成动乱。

一旦出现动乱,百姓才是最惨的。

谢泉拱手道:「公明,你说这些事,当真如拨云见月,醍醐灌顶。我感觉这些年,忙忙碌碌,都是白活了。」

徐青:「我说的事,也不算得准。纸上谈兵而已。」

他确实是这样想的。

他的观点,亦不过是前世许多史学家丶经济学家的总结,甚至许多东西,他现在也理解不透彻。

因为社会活动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

只有深入基层,才能真真切切体会到一些道理。

一个人,能对天下做的事是有限的。

诚然,英雄可以创造时势,却也是迎合了天下大部分人的心里愿景,才有这个时势。

臂如当年蒋公北伐,迎合了天下人的愿景,所到之处,皆是勃勃生机。

到后来,雄兵数百万,兵精粮足,却逆天下心,结果便是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

而徐青现在能做的便是驾驭小舟,在海涛之中,不受倾覆。

只有不断变强,才能将小舟打造成大船,抗击大风大浪,并保护更多的人。

一人之勇,一人之智,顶多独善其身而已。

众人之勇,众人之智,才可兼济天下。

然,对于徐青而言不能独善其身,便不可能有后面的事。

他终归是俗人丶中人,而非天降猛男。

好在,他有挂,使他区别于了普通人。

谢泉被徐青打开了眼界格局,反而有些心灰意冷。

他只觉得自己过去数十年所学,竟然无用了。

即使进入官场又如何?

徐青的话,拨云见月,亦是一盆冷水,浇灭他火热的壮志。

徐青见状,洒然道:「谢先生,我复社的主旨是以经世致用,救济斯民为主,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是我等都是年轻人,毫无见识。若是谢先生感兴趣,到了江宁府,可以对我复社,多做批评斧正。

谢泉在应天府已经对复社颇有耳闻,而复社的老巢在江宁府,徐青又是社团的坐馆。

他现在对徐青兴趣极大,对于复社更是有兴趣了。

何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他这种颇有志向的士大夫,有着非凡的吸引力。

实际上,读书人不一定忠君,但有良知的读书人,往往心里怀过天下大同的梦想。

大虞朝甚至有贪官污吏死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

哪怕修筑大堤的钱,他们也贪过。

人是复杂多面的。

纯粹的善或者恶,反而是稀少的。

接下来,徐青和谢泉更加相谈甚欢。

谢泉甚至觉得,徐青这样的人,参加乡试,那是乡试的荣幸,也是制度下的无奈之举。

圣贤曾云,「大块假我以文章。」

以天地自然,芸芸众生为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

他以前,没到这种境界啊,还停留在雕章琢句的阶段。

徐青亦暗自松了口气。

拉谢泉下水,哪怕他被逼得跑路,复社明面上的架构,也能维持下去。

严山做事情行,但不能对复社提供理论支持。

等复社真正成为南直隶首屈一指的大社团,理论建设是一定要跟上的。但这样的人才,无一不是各大书院的中流砥柱,哪里好忽悠。

只能说谢泉自己送上门,徐青不收都不行。

有了谢泉这等名士站台,徐青还可以藉助谢泉的名头,招揽中层的读书人,

团结更多的士林力量。

其实也是徐青的气候快出来了。

他现在有点昔年曹刘前期给大佬当小弟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有了自己的班底。

只要这班底的根子在,往后哪怕再如何风雨飘摇,都能熬下去,一等风雨消散,种子便能再度播下去,生根发芽。

两人在湖上交流,谈兴越来越浓。

甚至谢泉喝多了,还打算和徐青拜把子。

徐青说了冯西风那边的事。

谢泉还浑不在意,以后各论各的。

大不了,徐青升一辈,叫冯西风老哥。

徐青知晓这纯属醉后之语,没有搭理。

走完水路,过了山道和平路的官道,徐青一行回到江宁府,发现城里来了许多江湖人。

郭壮前来迎接,说了原因。

这次衍空和古无极的决斗,乃是南直隶江湖近来风头最盛的一件大事。

尤其是古无极,自北面来,挑了不少南方门派,从无败绩。

如今风头无两。

衍空住持于是联合郭壮,以官府的名义,卖了不少观战牌。

到时候,手持观战牌,才能进入金光寺观看两人的决斗,而且还得免责状。

到时候,观战出了意外,可不能找金光寺的麻烦。

饶是如此,也有许多江湖好汉花钱买观战牌。

徐青听得脸上一抽。

衍空老和尚但凡把搞钱的心思用在练武上,都不至于要炼化红月禅师的舍利子才能神魂「显形」

南直隶江湖的风气,怕是从此要败坏了!

等他根基稳固之后,一定要开个南直隶武道大会,狠狠捞一把。

人均一份修炼的秘药才能入场,一个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