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刘备:我也会背出师表(2 / 2)

即便听见陛下这麽说,诸葛亮也不敢有丝毫的逾越,仔细斟酌了言语,躬身拜说道:「颍川石韬石广元丶博陵崔钧崔州平丶汝南孟建孟公威……徐庶徐元直,皆有任刺史丶郡守之才,且心智纯良,无贪婪之心,可为良臣,陛下若需贤才,可徵召而来,任之县吏以试其才干。」

诸葛亮说完,对天子又行礼一拜。

在推举徐元直时,原想将他放在首位,后又想到元直是从颍川避难逃去了南阳,稍作犹豫了一番,便把他放在最后,省略了颍川二字。

等到天子真有徵召之意,再让徐元直亲自解释罢。

其实荆襄之地还有一俊才,名为庞统字士元,去岁曾前往颍川拜访有知人论世之能的司马公,被司马公竖拇指称为:「南州士之冠冕!」

从此名声渐显,在南阳有凤雏之美名,可惜他数次拜访庞德公,也未见到盛名的庞士元。

有心向天子再举荐荆州俊才,奈何素未谋面,不敢托于言论而荐,于是诸葛亮便打消了念头。

殊不知一旁的刘备听见孔明的举荐列表里,出现了徐元直的名字,却忍不住想拍脑袋,刘表归降之时,怎就忘记去把元直寻回来。

只怪杂事太多,没看到具体官吏的名录摆放在他面前,都险些忘记徐庶了。

至于其他诸葛三友,也算是意料之外的附赠吧。

刘备想到这里,便转头让法正立即撰写文书,以天子名义徵召数人前来关中,恰好关西各县一片狼藉,急需良吏。

而诸葛亮望见天子听见他的话,不加思索就令中书台的书佐忙碌起来,也是有些微愣住。

天子待他全然不像刚见一面的臣属,不仅亲近甚密,还能如此信任,简直太奇怪了。

恰好刘备馀光瞥见孔明的愕然,露出笑意解释道:「孔明有所不知,光武昔日即位,则梦有乘龙而御天,然近日以来,朕常梦另一异事,非但孔明,还有孝直亦出现在我梦中,呕心沥血助我匡扶汉室。」

天子的这句话让埋头撰写文书的法正听到,也忍不住抬头张望,更不提已然怔住的诸葛亮。

刘备说着便起身负手,沉吟说道:「朕记得孔明为汉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说罢,却望见两人神色仍有不信,只好用怪异神情追忆道:「朕在睡梦之中,还犹记得一篇奏疏,书写着:……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刘备带着复杂的神色,踱步将出师表朗诵出,而后停在诸葛亮的面前,收起了怅然的情绪,轻拍了他肩膀,嘴角含笑地道:「孔明,朕异梦之事,真假难知,但汉冕已续,汉室已兴,中原已尽复,却是真真切切。」

「草庐虽好,可安邦济民,还需你我携手,共济世业啊!」

「孔明,去雒阳毋觉劳苦,当勉之,勉之!」

「陛下……亮实在……」

诸葛亮忍不住为之涕泪,不知言语,惟有叩拜而请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