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我垫後(2 / 2)

家父是康熙 大司空 3897 字 1天前

八百里加急,已是大清兵部最快的驿递速度,非谋逆等军国大事,轻易不能用。

不客气的说,只要折差走了,谁都别想追回!

干完了告状的事,胤禑随即派人去满城,叫江宁将军鄂克逊过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天色快亮的时候,鄂克逊急匆匆的来了!

胤禑拿出密旨,冷冷的说:「有旨。」

鄂克逊赶紧伏地不起。

「密谕:着皇十五子丶贝勒胤禑,巡阅江南军务……江南各地驻防八旗及绿营,悉听节制,钦此!」

「奴才鄂克逊,领旨谢恩。」

原本,胤禑不想这麽早就摊牌,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必须当机立断。

当务之急,就是控制住江宁城内的兵权。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既然鄂克逊已经来了,胤禑当着老四的面,果断下令:「把城里的绿营副将丶参将和游击们,都给爷叫来,就说有旨意。」

结果,等噶礼和张伯行得知消息之后,整个江宁城中的绿营兵,大半落入了胤禑的控制之下。

彻底安全了之后,老四情不自禁的称赞胤禑:「吾弟真帅才也!」

大清的体制特点就是,都听皇上的。

不管是噶礼也好,张伯行也罢,都是流官。

流官的特点就是,无法培植死党,抗衡朝廷。

死人是不会说话的。

控制了局面的老四和胤禑,只需要咬死了,身为钦差,居然遭人刺杀,那就是有人要掉脑袋的重罪。

天亮之后,京口副都统赫达海,被鄂克逊亲自押到了钦差行辕。

老电视剧里,年羹尧带兵屠了整个江夏镇,不仅屁事没有,还升了官,发了财。

靠的就是老四的撑腰!

很快,康熙接到了老四和胤禑的联名密折,当即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他们想造反麽?」

身为钦差,又是皇子,居然在江宁遇刺,这是个啥性质?

联想到科场的舞弊,以及江南的不稳,康熙索性新帐老帐一起算了,下旨革去鄂克逊丶噶礼和张伯行的官职,由老四暂时代掌江南的最高行政权力。

等苏州的首告秀才,被送到了江宁之后,老四经过细审,发现首告的王秀才,居然没有半点证据,全凭一时的义愤,咽不下那口气,就主动掀了桌子。

「十五弟,你觉得如何?」老四有些头疼的问胤禑。

胤禑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淡淡的说:「四哥,前明太祖利用南北榜案,故意打击江南的才子,趁机收揽北方读书人的人心……」

听胤禑这麽一说,老四随即下定了决心,重开江南乡试,免得里外不是人。

重开乡试,得罪的仅仅是那一百多名已经中了举的秀才而已。

但是,不重开乡试,所有参考的秀才,都有藉口骂朝廷不公。

实际上,在大清朝,很多事情的真相,并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怎样做,最有利于朝廷的大局。

老四的摺子,刚发出去,居然又收到了康熙的旨意。

旨意里,只有冷冰冰的一句话:京口副都统赫达海,赐自尽!

胤禑一看就明白了康熙的心思,真相是啥,康熙并不关心。

如果,老四和胤禑,一起在江宁死了。那麽,大清的天,就要塌了!

尤其是老四死了,康熙一旦废了太子,将后继无人!

重开江南乡试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江南的士家大族们,一片哗然。

因为,这次中举的一百多人,大多是江南的世家子弟。

一旦重开乡试之后,就算是再有才,谁敢说,自己必能中举?

张伯行来找老四的时候,老四淡淡的说:「重新考一遍,由皇上出题,爷亲自监考。到时候,谁是真有才,谁是作弊的,一目了然,你说是也不是?」

一下子,堵得张伯行没话说了。

重开江南乡试,真正害怕的人,其实是噶礼。

因为,这次中举的人,真有好几个,是肚中空空的家伙。

不管怎麽说,重开乡试都是老四和胤禑的最佳选择,没有之一。

送赫达海上路的这天,赫达海拼命挣扎着问胤禑:「十五爷,奴才为了大清流过不少血,就不能饶了奴才一命麽?」求生的欲望极强。

胤禑不动声色的说:「赫达海,只能怪你的运气太差了。来人,送赫都统上路吧!」

赫达海只是嚣张了点,就送掉了小命,果真如胤禑所言,他的运气真差!

过了几天,康熙正式下旨,以老四为监考官,定于下个月的月底,重开江南乡试。

实际上,重开乡试,是老四和胤禑,联手给江南士林大族们挖的一个大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