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密谋(2 / 2)

复山河 新海月1 5712 字 2天前

北方大地则不一样,内有天灾人祸,外有北虏肆虐。

先帝时期的改革,加强了对地方的空控制,暂时压制住了这些矛盾。

可最近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百姓的忍耐力终归是有限的。

现在只需一根导火索,就会引爆矛盾。

国库亏空严重,一旦北方战起,根本拿不出钱粮平叛。

我担心……」

话说到一半,李牧突然选择闭嘴。

有些事情暗示一下即可,没必要说的太明显。

不同于南方各省,只要皇帝肯放权,地方官肯尽责,就能搞出钱粮来。

北方大地一旦出乱子,那就是无解的难题。

粮食减产是常态,自永宁帝继位以来,北方就没有丰收过。

为了维持生计,自耕农沦为雇户,雇户欠下地主巨额债务,破产农民数量与日俱增。

各地的山贼土匪数量,一直在持续增加。

「哎!」

「这些问题,我也知道。

族中多次来信,诉说关中局势不妙。

我还劝过他们,联合关中大户一起开仓放粮,尽可能稳定局势。

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粮食是宝贝疙瘩,谁也不愿意拿出来。

所谓的放粮,也就拿出一些糟糠,应付了一下。

只能说聊胜于无,只能期待明年是一个丰收年,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原的回答,让李牧微微一愣,随即又恢复了正常。

他能够发现问题,作为关中大族,李氏宗族这个地头蛇不可能没有发现。

没有通知他,那是李牧崛起太快,和关中那几支没有交往。

不过这种重要讯息,肯定是要通知李原这个族长的。

可惜光知道没用,北方天灾不断,不是人力能够逆转的。

「倘若灾情持续恶化,族中在科举上的投入,尽量削减一些,灾年当以加强武备为上。

必要的时候,可以分出一些子弟南下。

受白莲教叛乱的影响,南方各省的世家力量大损,正好给我们提供了介入的机会。

安南人一直在边界挑衅,估摸着要不了多久,就会发动入侵。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这个两广提督一时半会儿离开不了,还能照应一二。」

李牧面不改色的说道。

迁徙是不可能的,李家的根基在关中,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放弃。

人离乡贱,对世家大族同样适用。

到了别人的地盘上,人脉关系全部都要重新经营,既得利益集团不会欢迎外来户加入分蛋糕。

即便是白莲教叛乱,引发南方各省的势力洗牌,想要过来扎根同样不容易。

不过李牧没准备,让他们去士绅强大的地方立足,而是要带着这些人往南打。

安南人在边界挑衅不假,可那仅仅只是试探。

北上吞并两广,那只是主战派的口号。

大虞只要不崩溃,他们就不敢付诸行动。

白莲教叛乱这麽长时间,安南人没有出兵,就是最好的证明。

不过他们不挑起战火,李牧也要掀起大战。

躲避朝中的纷争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北方大地缺粮。

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现在的大虞朝和末代大明差不多,都赶上了小冰河时代。

随着灾情的持续,国内的粮食缺口,将变得越来越大。

从海外贸易采购,只是杯水车薪。

无论是中南半岛,还是南洋地区,当地的生产力都太过落后。

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朝廷怎麽改革,都无法改变缺粮的困局。

内部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只能从外部想办法。

理由都是现成的,剿灭安南乱党,收复交趾布政司。

「安南入侵,应该不可能吧?

开国前期南征的时候,朝廷可是杀的人头滚滚。

要不是那帮腐儒跳出来捣乱,搞不好就杀绝种了,根本不会有安南国。

不过这帮人确实麻烦,一旦战事爆发,短时间内怕是难以平息。

朝廷目前的状况,无法给你提供助力。

舞阳侯也未必会支持你南征,除非你自己担任两广总督,主持南征事宜。」

李原皱着眉头说道。

看得出来,他根本不相信安南人敢入侵。

不过考虑到战后的朝中格局,也就释然了。

有时候太能打,也是一种罪过。

以勋贵集团目前的力量,倒是不担心兔死狗烹,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李牧如果回京任职,搞不好就要去填辽东战场的坑。

辽东已经藩镇化,不是换个主帅,就能够解决的。

内部的矛盾搞不定,平定辽东就是一个笑话。

与其去跳坑,不如主动在南边掀起大战,带着旧部收拾安南人。

纵使无法覆灭安南,也不会吃大亏。

万一运气好,成功收复交趾布政司,勋贵集团的力量还会进一步做大。

到时候就算不能压制住文官,想来也不会弱多少。

再回朝堂,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

「舞阳侯那边好解决,安南人杀了过来,总不能让驻军不抵抗吧?

只要打了起来,我就有办法说服他支持。

至于我担任两广总督,那帮文官恐怕不会答应。

搞不好叛乱刚平定,他们就会提出撤销总督一职。」

李牧想了想说道。

能够担任两广总督,固然是最佳选择。

可惜这太难了。

勋贵系三名大佬把持着四大总督,大虞朝最富庶的土地,都在其掌控中。

这背后代表的资源太多,早就令文官们睡不着觉。

现在的妥协,那是迫不得已,战后肯定会出手抢班夺权。

刚刚立下大功的勋贵系,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一时半会儿,文官们也没法得逞。

舞阳侯身兼两大总督,肯定要卸任一个,否则权势就太重了。

哪怕是亲舅舅,皇帝也会担心权臣做大。

如果让李牧接任两广总督,那麽肉还是在勋贵阵营中,文官们肯定不会罢休。

「反正都要斗上一场,有什麽好怕的。

如果不争取一下,就直接放手,反而会让人猜忌。

努力争取一下,能够成功最好,不成就按你说的办。

只是安南入侵,不能等到平定叛乱之后,那就太过刻意了。

赢了接下来的武昌会战之后,就立即着实安排。

最好是制造一个朝廷不得不打的理由,让大家觉得你是被迫应战。

等到大战爆发之后,舞阳侯和你岳父那边,也要先协调一下。

他们两个不需要军功,可景家和郑家有人需要,顺便把前面欠下的人情给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