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至延州
西北是荒凉的,地不好种,人也难活。何况又是处于交战的前线阵地,尽管不如甘肃那边的西北更荒,但都是一样的凉。
延州属鄜延路,这边的人口多聚集在京兆府左近地区。前线打仗的地方,人口是不多的。最多的,就是兵。这边的百姓不容易,既要担忧着西夏骚扰,又要受着一大堆的贼配军的欺压。
「听说在汴京,那边的人都当面说贼配军是赤老,可在咱们这边,那都是军爷啊……」老汉唉声叹气,从火堆里拿了烧开的水,给面前的年轻贵人往那精致的小银罐子里添水。
王言在锅上煎好了肉乾,用筷子夹了两块,分给了蹲在他身边眼巴巴看着的一男一女两个小不点。他们脏兮兮的,不过总算是有衣服穿。也不怕烫,就用着黑乎乎的小手接了肉乾,嘶哈嘶哈的慢慢吃了起来。
「栋梁,拿两块糖来,泡点儿水喝。」
「哎。」
边上的小栋梁应了一声,从随身带着的挎包里拿出了一个大盒子,拿了三个黄色的糖块,自顾在屋子里找了三个破碗,一碗一个,用着热水泡了,给这爷孙三人都泡了一碗。
「使不得,使不得啊……」老汉眼看着小栋梁的动作,就要阻止,但又说不出甚麽使不得的理由来。
两个小不点儿浑然听不见老汉的话语,只大睁的眼睛,盯着小栋梁手里的碗……
「不碍事,我家是大户嘛,还能差这几块糖,几口肉?」王言笑着摆手。
老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没再多说什麽。待小栋梁把碗递过来,老汉飞快的用手在热水里,把糖都取了出来,起身找了个小木匣装好。
「有点儿甜味就行,留着多泡几回,多谢郎君可怜。」老汉呲着一嘴的大黄牙,笑的憨厚。
「无事,本就是给你们的。」
「郎君来这边是做买卖的?可老汉瞧着不像,倒像是官老爷。」
「哦?怎麽看出来的?」
「以前也有官老爷在老汉家里借宿,瞧着都差不多。不过郎君比他们亲人,那些官老爷可不理会泥腿子。」
劳动人民当然是有智慧的,老汉也是有着些许油滑。他见王言一直笑呵呵的,又是给乾粮,又是给肉乾,又是给糖块,自然也就放开了很多。
「老丈亦有识人术嘛,我是被调来到咱们延州做个小官,就在肤施,若是以后有了甚麽事情,可来肤施找我,必定尽力而为。」
老汉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转而奇道:「听闻汴京城中有个王相公,抓了好多人,做了好大事,不知郎君可认识这个王相公啊?」
相公,以前是宰相的称呼,随着百年过来,这个称呼也便逐渐向下兼容,官大一些就能称相公。但毫无疑问,王言还是不够格的。不过对于百姓来说,他们就没甚麽所谓了。好像副主任要叫主任,副市长要叫市长,差不多都是那麽个意思。但凡是个官,被人叫了相公,都是忍不住心下暗爽的。
不等王言说话,小栋梁笑吟吟的接话道:「老丈说的王相公,是王言吧?京中巡院衙门的巡使?」
「老汉哪知道那麽多事,就晓得是王相公,抓了好多官老爷,抄了好多豪门大户。去年的时候,老汉在家门口隔上几天就能看到上百人被拴在一起,往北边送。押送的官吏在这讨水喝,听他们说那些被拴着的都是贵人。后来有行商的商队借宿,老汉听他们说的,这才知道。」
小栋梁点着头:「我家阿郎确是在京中做官,不过官太小了,王相公威风太盛,我家阿郎也不敢走近了啊。」
「是这个道理。」老汉很认可的点头,「别的老汉不清楚,就知道好官命不好。」
老汉随口一说,竟是道出了真理。
王言笑问道:「老丈家里,生活还过的去吧?」
「郎君也看见了,就我们祖孙三人相依为命,老汉给刘大户家侍弄几亩薄田,靠着临近官道,给人送些水喝,讨几个赏钱,饥一顿饱一顿,倒也能活。」
先前老汉都说了,老婆死的早,儿子倒是有俩,一个小时候没活下来,一个被征去干活的时候死了,儿媳妇改嫁,他自己带着这麽两个小孩子。
「老丈种刘大户的地,给多少租子啊?」
「四成租,一年到头也算能剩点儿粮食。」
王言点了点头,笑呵呵的问道:「老丈觉得,这刘大户如何啊?」
「郎君要问刘大户如何,老汉实在不知。那刘大户的买卖都做到了汴京,做到了江南去,哪里会在乎我们这帮泥腿子呢。就是谁欠了钱粮,也不急着要。只有实在拖的久了,刘大户家才会来人拿地,或者是把那家人变成奴籍。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是没法子的事。
老汉我家以前几十亩地,赶上一年大旱,颗粒无收,我爹跟刘大户借粮,转年没还上,抵了几亩地。就这麽一年一年的过来,地都成了刘大户的。现在老汉种的地,五十年前就是老汉家里的。这两年眼看着是有些干不动了,老汉死之前啊,肯定把这两个娃娃给安排个去路。」
王言听明白了,是这老汉比较谨慎,不说什麽坏话,只说些寻常事。毕竟王言是官麽,百姓们天然的认为当官的和那些豪门大户是一起的。这个认识,当然是没什麽大毛病的,所以他不敢说,这是可以理解的。
既然不愿说,他当然也不会强逼着说,转而同这老汉问起了他认识的宋夏战争,毕竟当年西夏还是突破进了延州的,老汉岁数不小,还是有那麽一些朦胧认识的……
宋夏战争前后百年,边地常年寻衅不断。目前所处的时间,算是第一次宋夏战争结束,也就是李元昊的立国之战,范仲淹等人参与的就是那一战。
大宋败了,也就有了庆历和议。
大致内容为西夏向宋称臣并取消帝号,李元昊接受宋的封号,称夏国主。宋夏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丶士兵丶民户不再归还对方,从此以后,如双方边境的人逃往对方领土,都不能派兵追击,双方互相归还逃人。
战争中西夏所占领的宋朝领土以及其他边境蕃汉居住地画中为界,双方可在自己疆土上自建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丶绮丶绢丶茶二十五万五千,并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
保安军紧邻延州,那边属于双方缓冲地带,互相做生意。王言在那边当然有生意,最出名的还是他的香品店,很受西夏官员大户的推崇。也不独是西夏,辽也是一样的。达官显贵都好这套,女人们更是喜欢的不行。
除了香品店,还有其他的牲畜丶皮货丶药材丶珠玉丶盐等生意,都是夏丶辽两地比较多的东西,他家是收购的。他往外卖的东西,除了各种的香水丶香皂之类的,就是茶叶丶糖霜丶细盐这三样,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西夏在他这边逆差的厉害,但是显然,他们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要说王言他日上位,辽丶夏两地都是有功劳的。王言带兵打他们,由此升了官是功劳,拿着破香水在他们那边赚了更多的物资,也是功劳。
其实王言更想做保安军的知州,他在那边可以控制榷场,给西夏来一波经济战。当然经济战看起来是不动武,但实际上并非是这样。毕竟搞崩了了西夏经济,加剧了他们内部的矛盾,想都不用,西夏一定会大举南侵,以此来转移矛盾。
但是相应的,王言也经营了许多年,就算军队实在拉胯,干不过西夏,守成总是可以的。只要守的住第一波猛烈的进攻,西夏就算是完了。
而且他也可以从中发一笔横财,积蓄更大的力量。
不过这都是美好畅想,他毕竟是延州知州,手还伸不到那麽长,也就只能慢慢的施加影响……
作为临近国境的一州治所,尽管不如保安榷场那般商贸繁华,但肤施的商业相对来说也是不错的。因为从东边过来,不管是过潼关沿着黄河北上,还是走洛水北上,更或是过太行山经太原过来,大半都是要在肤施落脚的。
这边算是同西夏贸易之中的一个站点,自然的,这边的商业发展尚算不错。不过这边的人不很多,就算有人,也没有太高的消费能力,也就只能称之为不错了。
王言是一路随着商队过来的,沿途算是经历了一番查访民情,淑兰担忧的半路截杀并没有遇到,半路劫道的劫匪倒是遇到了几拨,毕竟古代的百姓们一直都挺难的。
就如此,经过了一路的舟车劳顿,王言带着小栋梁等人来到了肤施县城。
看着城门处松松垮垮丶吊儿郎当,对着入城之人呼喝着的看门兵,小栋梁撇了撇嘴:「阿郎,这边的兵不行啊,怪不得打不过西夏的那群蛮夷。还有那个城门吏也不行,看那嫌弃的样子,甚麽东西,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