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2 / 2)

张氏笑道:“我们富顺县冬日也偶尔下雪,我记得小时候有一回下大雪,早上起来跟兄弟们去路边捡雪,把草地上树叶上的雪扫一扫,也能捏几个冰坨子出来。”

魏氏和张氏都?盼着见一见北方的鹅毛大雪,一定很好瞧。

渔娘笑道:“咱们去的巧,在京城过年?,经了冬天的雪,来年?再看春天的景儿,这一趟不算白?来。”

张氏也说:“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儿在外面过年?。不怕你们笑话,心头觉得无措又自在兴奋。”

魏氏一句点破:“你呀,这是当家做主了。”

从小被看管着长大,纵使成了婚家中也有长辈管着,如今出了远门,长辈管不到了,自然觉得自在,也是头一回当家作主,忍不住担心也是有的。

张氏和魏氏家里人口都?不少,娘家夫家不是三代同堂就?是四代同堂,家中人口繁杂,都?盼着关上门来他们夫妻俩过自己的小日子。

说到自己当家作主,魏氏和张氏两人话可多了。

渔娘从小就?过得自在,她倒是愿意跟长辈一块儿住,不过她也不会?对魏氏、张氏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之类的话。

渔娘:“你们呀,也快了,等你们家夫君考中后去外地当官,后宅一应事务叫你们做主,你们就?舒坦了。”

张氏娴静,纵使心里这么想,也不会?说出来,她只笑了笑。

魏氏性子外放些,她大笑一声:“说句实在话,我家不缺银子使,他以后想去哪儿我就?陪他去吧。我如今也跟你似的,想去看看外头的山水,各地的风情。来这世上走?一遭,总不能在后宅打转一辈子。”

张氏笑道:“我看你是看多了江湖浪人的书,心野了。”

“江湖浪人的书确实写得好。”魏氏也不否认。

渔娘被夸,心里暗自得意,面上却笑着转移话题,她指着半开的窗:“你们瞧,那条船上的船头挂着牌子,好似京中哪家大户的船。”

“哪儿呢,我瞧瞧。”

魏氏不怕冷,她把窗户都?推开,坐在窗边看。

前头的两条船不知何故突然不动了,并?排堵在中间,后头的大船过不去,于是都?挤在这儿。

他们的船是客船,不如前头的商船大,船老大也不敢抢水路把船挤进?去,只船头船尾地跑,吩咐船工赶紧把他们的船往后退。

贺家的船推开两丈远,错船的时候渔娘和魏氏看清楚了,那大船的船头上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写着一个陈字。

魏氏不知道这个陈家是谁,渔娘却一下反应过来了,除了襄樊陈家之外,京城还?有哪位姓陈的高门大户有这个排场?

“这应该是京中陈家自己备的年?货,不像是买卖的商货。”

魏氏这时候也想到了襄樊陈家,她羡慕道:“你看,一共三艘船呢,过个年?就?要备下这许多东西?”

“陈家毕竟是侯爵,过年?时来往的亲友多,请客吃用的,来往走?礼的,不知繁简,三船年?货不算多。”

陈家是南方人,又是大族,请客吃饭肯定不是萝卜白?菜的事儿,要做宴席,许多食材都?要从南方运去,东西自然不少。

且不说陈家这样的大户,就?说曾经的梅家吧。

渔娘是见过梅家二?三十?年?前留下来的老账本的,那时候梅家正兴盛,逢年?过节时的账本上,迎来送往的手笔大得很。

那时候梅家过个年?的花费,都?够现?在他们家吃用两三年?了。

张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