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2 / 2)

夏安然执行如此择才之法此前有过报备,又请来了刘邦使用过的军旗,可谓名正言也顺。但就算是这样,当地世家难道能能够忍下一次,难道还能允许许多次?

想也知道不可能。

他是此地藩王,手下又有郅都程不识二人领兵护驾,想要以武反他,亦或者从内动手很难。此二人胆大心细,自就藩以来夏安然便几乎不曾遇到过需要烦心之事,政务亦可为得心应手。

但是如果是由当今陛下亲自下令,禁止他如此选才呢。

哪怕他身边的臣子才能通天,民众亦是打为赞同,但是帝王令下,均是无力回天。

若是他的父王连连下旨打击,乃至于将他身边的臣子调离此处,又待如何?

被拔了牙和指甲的老虎,就算还有强壮的体魄,亦是失去了将人一击必杀的能力。

那么,可能吗?

可能。

夏安然几乎毫不犹豫地定下了结论。

汉景帝究竟是怎样的人,纵是史官亦无法定下结论。

但就其表现出的姿态,是一经不起众多压力之徒。

君不见他为了平息诸多藩王之怒,连自己的恩师都能够将其斩杀,斩杀也罢,还将其夷三族。此类君王所害怕的是什么,毫无疑问,自然是强逼。

中山王刘胜如今还小,若说一个实岁十二岁的孩子要造反当皇帝,那是天方夜谭。但若是再过几年呢?尤其刘启从太子之时起就是一直身体不好。一个身体不好,年纪又渐大,还经历过七位同姓王大型叛乱事件的帝王最恐惧的是什么?

是儿子造反。

夏安然说的话并不能算作是有错,只是经不起过于仔细的推敲。

但好在这世界上又有哪些话能够经得起推敲的呢?只要不强硬附会过度理解便是无妨。

所以必须由窦婴去替他解释。他一直以耿直闻名,又是窦太后的侄子,在外人看来,他应当是当之无愧的中立派,无论哪个皇子上位均都立于不败,全无必要偏袒任何一个。

若他先行回京给刘启以旁观的不知情者的身份报备,再带上中山王刘胜“被太傅点醒觉得有些不妥”而呈上的请罪文书,自可使帝王一笑置之。虽有可能给帝王留下大惊小怪过于谨慎的印象,但比起留下一个疙瘩在,谨慎些总无大错。

然而作为代价的便是窦婴必须提前回去,若非刻意为中山王解释却又要紧赶慢赶于旁人之前先到长安。那么窦婴必须有不可再等之事需要禀告汉皇。

夏安然于心中叹息,一时之间他都不知道该挂上什么表情。离京之前还是父子,现在他却要用君臣姿态,以戒备的姿态应对刘启了。

好在他适应得极快,亦是早已有心里准备。

闭目再睁时,少年的眸中已是一片清明,他微微笑道:“既如此,魏其侯且再等上几日,本王即可书写表书,届时寡人亦有车队欲入京,亦是有想请托魏其侯献给父王之物,还请魏其侯与之同行。”

窦婴笑而躬身:“臣遵命。”

====

一月末,中山国大雪未停,这样的日子里实在让人不想出门,尤其是家中有暖炕的人家,就差要在上头扎根了。

但偏偏是这样的天色里头,中山王暂居的府衙侧门安静地停着七八辆马车,领头的是一匹枣色大马,它神采奕奕地啃着一小盆黄豆,时不时悠闲地甩甩尾巴。

就在枣色大马的身侧站着一半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