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贵哥和萧师古身后还有众多女子,其中最漂亮的一个,就是萧瑟瑟。
嗯-目前来说,萧瑟瑟其实还不能算是耶律延禧的妃嫔,只能算是耶律延禧的情人。
萧瑟瑟,本为渤海大氏,后归入国舅大父房,故改姓萧,去年耶律延禧到耶律挞葛家里游玩,恰好碰见正在看望姐姐的萧瑟瑟,立刻被萧瑟瑟端庄的气质和动人的仪容所吸引,于是把萧瑟瑟藏匿在宫中宠幸数月。
皇太叔耶律和鲁斡已经劝耶律延禧依礼制选聘萧瑟瑟了,只是目前阶段,耶律延禧在为耶律洪基守孝,所以还没办法迎娶萧瑟瑟。
但两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已经定下了,萧瑟瑟很快就会成为耶律延禧的文妃,
耶律延禧甚至都已经将萧瑟瑟接到宫中居住了。
只见,萧瑟瑟明艳动人,一头乌发梳成繁复发髻,点缀着珍珠美玉,身着华丽契丹服饰,行走间衣袂飘飘,明艳的气质在辽宫格外夺目。
除了这一后三妃,耶律延禧还有,为他生下了庶长子赵王耶律习泥烈的赵昭容等美人。
总得来说,耶律延禧妃嫔的数量虽然无法跟赵候相比,但质量绝对不输赵的妃嫔,尤其是他的一后三妃,除了萧师古稍稍差了一点点,萧夺里懒丶萧贵哥丶萧瑟瑟个顶个的是当世超一流的美人。
见耶律延禧眉头紧锁地回来了,萧夺里懒丶萧贵哥丶萧师古都没有说话,只有萧瑟瑟毫不在意她还没有正式嫁给耶律延禧的身份,直截了当地问:「官家为何愁眉不展。」
本来耶律延禧是不想说这烦心事的,要不然,他也不能离开朝堂躲回后宫。
甚至这要是别人问的,耶律延禧都不会搭理那人。
可萧瑟瑟不同。
一来,耶律延禧刚得到萧瑟瑟没多久,正处于浓情蜜意阶段。
二来,萧瑟瑟自幼攻文墨,善作诗,有智谋,非寻常女子可比。
所以,尽管心中烦躁不已,但耶律延禧还是压下心中的烦躁,对萧瑟瑟说了赵侯君臣的础础逼人,以及辽国现在骑虎难下的艰难处境。
萧瑟瑟听完,说道:「我朝虽不惧宋朝,但无谓之战亦应避免。林撼之行,
显是宋朝有意试探,欲寻滋事。臣妾以为,不如将其一行软禁于此,既不杀之,亦不放归,使其使节团如断线风筝,悬而不决,宋廷自会心生疑虑,不敢轻易动兵。」
耶律延禧听了,觉得萧瑟瑟的建议有点道理,但他还是很沮丧地说:「然此事治标不治本,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或早或晚,我朝还须直面此事。」
萧瑟瑟说:「如今之势,与汉人汉末三国时期极为相似,宋丶夏丶我大辽三国相持。今宋独大,欲学魏武挥戈,而我朝暂居守势,与夏犹如那吴丶蜀之局。
两弱遇一强,当联合以抗之,不然难以继存。」
萧瑟瑟此言,让耶律延禧很不喜。
耶律延禧不喜的地方是,萧瑟瑟竟然说宋强辽弱。
要知道,一直以来,他们辽朝和赵宋王朝都是北南对峙,辽朝始终自视为正统,常以天朝上国自居,即便辽宋之间曾有过渊之盟,那也是双方势均力敌下的暂时妥协,而非辽朝示弱之举,辽朝何曾居于赵宋王朝之下过,怎麽到他耶律延禧接手辽朝了之后,辽朝就跟西夏那个弹丸之国相提并论不如赵宋王朝了?
只不过,耶律延禧和萧瑟瑟现在正处于蜜月期,耶律延禧还能勉强忍受一下萧瑟瑟的「错误」,所以他只说:「若非我大辽近年乃多事之秋,何惧南朝?」
耶律延禧这麽说,萧瑟瑟也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她忙改口道:「我大辽自太祖皇帝开国以来,历九帝而兴,铁骑横扫草原,威震四海,何曾畏惧过他人?
今只因国内叛乱不断,略有小挫。以官家雄才大略,定能引领我大辽度过此次难关,重现往日辉煌。」
听萧瑟瑟把话给拉回来,耶律延禧才满意,他说:「爱妃所言极是,朕这便去练习弓箭,他日必用朕的宝弓勒死赵侯!」
很快,耶律延禧就在众人难以置信的目光下,拿上他的宝弓,带着他的随从打猎去了,至于宋使丶西夏求联合等事,他全都抛在了脑后。
见此,萧瑟瑟心中一沉!她有一个很不好的预感,那就是她要嫁的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就在萧瑟瑟担忧不已之际,有下人来报:「娘娘,成安郡主求见。」
萧瑟瑟一听自己的好友耶律南仙来了,忙道:「快有请。」
不多时,只见一个眉眼含情又不失英气,眼眸灵动,顾盼间似藏着塞外的不羁与柔情,身姿轻盈婀娜,身着华贵宫装也难掩契丹儿女的讽爽的十五六岁的少女走了进来。
萧瑟瑟立即迎上去,笑道:「哪阵风将妹妹吹到了我这里?」
耶律南仙快人快语:「那日我与姐姐吃酒至深夜,你我虽然女流之辈,却立下宏愿,不知姐姐可还记得?」
萧瑟瑟神情一肃:「自然记得,你我相约,誓要中兴我大辽,不让须眉,共赴国难,若非如此·」
萧瑟瑟想说,若不是如此,她又怎麽会委身耶律延禧?
但话到嘴边,萧瑟瑟又将这不恰当的话给咽了回去。
不过没关系,因为耶律南仙明白萧瑟瑟的意思。
耶律南仙道:「此你我共同之志,小妹绝不会教姐姐笑我皇室无人。」
「妹妹意欲何为?」萧瑟瑟问。
耶律南仙也不废话,而是直言不讳地说:「小妹听闻,宋主欺我大辽无人,
咄咄逼人。又闻夏主屡屡向我大辽请婚,想两家联合抗宋。小妹愿充当这中间人,求姐姐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