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妩知道,身后有一道目光在看着自己。
所以她走得很慢。
不过再慢,这段路也要走完,她跟随着那宫娥一个转弯后,那道追随着自己的视线终于被截断,不见了。
阿妩知道,将来的这条路并不好走,从景熙帝留下她的性命,从景熙帝要她入宫,这就意味着景熙帝将自己的一世英明赌上了。
若是一个不慎,那他们便是一对狗男女,奸夫□□,罔顾人伦。
当然也有可能,有一日他后悔了,于是她便成为他贤明英君祭坛上的祭品,用她的死来洗清他的清白。
想到这里时,阿妩的脚步凝滞了下,之后才继续往前走。
从皇太后的寿昌殿到她所在的琅华殿,这路程并不算太短,一路上殿宇巍峨,游廊曲折,阿妩走得脚都要累了,最后总算到了。
入眼便见是一处菱花隔扇窗的殿门,筒子瓦卷棚式,上方有绿屏门红斗方写了“琅华”二字。
有女官等候在此,迎了阿妩进去,又给阿妩讲起琅华殿的布局,以及以后的种种。
阿妩走了这么多路,其实脚都是疼的,哪里顾上那么多,只不过恍惚听着罢了。
女官自然看出她的疲乏,但还是大致给她讲了接下来的安置。
她如今是贵人,贵人每个月的俸禄是五十三两,这个叫做红花钱,若在宫内担任职务或者差事,另有职务钱和赏钱,贵人有一日两膳并一次茶汤果饵,都是官中供应的,不用钱,每个月食蔬衣布,鞋料巾帕,都是官家按照一年四季来供着。
贵人殿中有内外服役若干人,负责洒扫浆洗,并纫针裁剪,这些宫娥内监的各样开支一应都是观中开支。
阿妩听到这些,慢慢地反应过来。
她便问道:“也就是说,每个月有五十三两银子,白吃白住白用侍女,我什么开支都不用?”
女官一愣,之后点头道:“是。”
她很快补充道:“除了这五十三两,还有一些奖赏,职务饷银,额外赏钱。”
阿妩有些来兴致了,好奇:“比如?”
女官:“比如眼下正要筹备德宁公主的及笄之礼,若是贵人在皇后娘娘那里领了差事,负责一些调度差事,那就能有饷银。”
阿妩一听就觉得头疼,在那位皇后手底下捞钱,只怕是艰难得很,罢了罢了。
她只好问道:“赏银呢?”
女官:“每个月都会有女官为后宫妃嫔并诸位宫娥教习,若是娘娘读书好,能通文理,便可晋升,晋升了,每个月饷银自然多了,按照惯例,皇后娘娘和陛下也有格外赏赐。”
读书?通文理?
阿妩越发惊讶,她看着女官,小心翼翼地道:“可是,妾身是侍奉陛下的,并不是要进学的吧?”
那女官轻轻一笑,恭敬地道:“娘娘有所不知,后宫之中素来是这规矩。”
阿妩困惑地看着女官。
女官笑了笑:“贵人听下官仔细讲来,便应明白了。”
于是那女官便详细讲起来,阿妩这才知道,大晖素来重子嗣,也重子嗣母系的选拔,但又不喜外戚,是以后宫女子多为民间良家女,这些女子经过一道道甄选后进入后宫,或者走女官之路,或者作为后宫备选。
走女官之路自然要会读书,通文理,先当女秀才,之后递迁为女史,再升宫官,最后到六局掌印。
至于后宫,要选那些品行端庄通晓文理的,还要看帝王的心思了,根据帝王喜好有个最初的份位,之后要学习四书五经,学习丧葬之礼,学习迎送宾客,还要学习琴棋书画。
总之,要学。
学好了,每年都有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