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为王前驱,蛩蛩巨虚(1 / 2)

万历明君 鹤招 8040 字 13小时前

第212章 为王前驱,蛩蛩巨虚

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蒲州。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走亲访友,张府作为蒲州大户,自然也不能免俗。

今日,张四维热情地接待一批又一批来客。

也不拘身份高低贵贱,无论商贩丶士人丶官绅,他都礼数十足。

乃至此刻无产的塞外赤民当面,张四维依旧相对而坐,客气奉茶。

「今板升,概有人口数万众,周延几十里,马匹四万,牛二万三千头,收谷五万斛……」

吕南川业务能力极好,一板一眼对板升今年的发展做出总结。

张四维身子前倾,双手摊在碳炉上,眼睛直直盯着脚下的地面,听得很是认真。

他不时插话打断,详细询问。

书房里只有两人,声音都不大,传到外间已经听不清咬字。

直到吕南川说完,张四维抚掌而笑:「快赶上令尊当初的盛况了。」

当初赵全跟吕西川两人,在板升聚众数万人,马匹五万,牛三万头,兴建宫室九殿,可谓盛极一时。

惜俺答汗投靠朝廷后,诱杀了赵全丶吕西川等数十人。

此后这位顺义王更是顾及朝廷的脸色,不再如以前一般,允许板升大肆招纳流亡的汉人。

如今十馀年过去,这才堪堪恢复旧观。

吕南川点头附和:「自顺义王俺答汗西行之后,帐下鞑子原牧流住,两处射利,对板升的约束亦是少了许多,才容得我等大肆招纳流亡。」

说罢,他恭谨地屁股离凳,为张四维斟茶:「当然,更是多亏义父慷慨襄助。」

张四维笑意不减,口中推辞道:「在商言商而已。」

丰州百姓的产业,菸叶丶杂粮,制造油酒烟等项,少了朝廷收赋,也没有关税一说,成本就低了许多,再加上塞外品相更好的驼马牛羊等特产,引得山西商旅频繁来往。

以至于板升地方商民辐辏,渐成行市。

如此,哪怕张四维对晋商略有引导,名目上也至多算个走私——慷慨襄助这说法,是万万没有的。

吕南川斟完茶,动作顿了顿,才按住衣袖坐了回去。

张四维不断给双手翻面,来回熥着手心手背,又语重心长叮嘱道:「慢慢来,切忌急功近利,更不要人前显圣,当初赵全称王,乃父称道祖,震动朝廷,实覆辙在前。」

吕南川自然连称受教。

他顺着张四维的话头,解释道:「义父说的在理,白莲这个名目,不过是私底下聚众用的,在俺答汗从青海回归化城后,我们便改名叫保商团,与世无争。」

草台班子的邪教,有没有读书人参与组织建设,是全然不同的精气神。

保商团这个名目就很好,保卫治安,护送商旅,如此老实本分,哪怕日后失了归化城这屏障,也有个诏安的前途。

张四维摇了摇头:「我说的不是这个,是你们聚众的口号,不要再宣扬了。」

「李相在河南纠集白莲教,打家劫舍,数年都没有事情,今年四月,一朝造掜妖书,喊出口号,便是大军压境,碾为齑粉。」

他坐直了身子:「有些事,可以做,但万万不能大肆声张。」

随着势力的膨胀,大家总归会多些想法。

当年吕南川父亲的想法,就是怂恿俺答汗称帝,自称道祖。

而如此这位白莲教首,则是愈发迫切地从关内招纳丁口,甚至喊出了「关内生,塞外养,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的口号。

板升没有官府的统领,百姓是真的不用当差,也不用纳粮。

这对于饱受凌虐的九边百姓而言,天然就有莫大的吸引力。

但也正因如此,若是真传到朝廷耳目中,这种口号必然是会被引得重拳出击的。

口号就是纲,谁敢喊出来,在官府眼中就不再是小打小闹的流民盗寇了,而是彻头彻尾的反贼!

吕南川一经提点,悚然一惊,似乎明悟了这层关节,他当即避席起身:「义父,我回去便停了口号!」

张四维摆了摆手,不甚在意。

如今朝廷一意孤行,新政已经走到了度田这一步,必然是要不撞南墙不回头。

此后还有延绵五十年的税法改制之争,紧随其后。

皇帝与张居正几乎是再现宋神宗与王安石的所作所为,将中枢与国朝柱石们的矛盾激化到了极点。

若是他张四维还在中枢,说不得还能拨乱反正,力主停了新法,与民生息。

可惜皇帝昏聩无德,忠奸不辨……流民四起,为王前驱必然是早晚的事。

那时候,才是吕南川打出口号的时机所在。

张四维摇了摇头,突然想起什麽,说起另一件事:「石尚书安顿好了麽?」

吕南川点了点头,正要开口细说。

张四维当即打断:「怎麽安顿的就不要与我说了,事不密则害,此前刘世延家眷被害,坏就坏在你没有将李相派去办事的人给灭口,否则岂能被锦衣卫顺蔓摸瓜?」

吕南川戛然而止。

提及此事,他脸上不由露出愧疚之色。

「吃一堑长一智罢,说说塞外的情况。」

张四维轻轻带过了指责。

吕南川深吸一口气,很快收拾好心情,将话题说回正事上来:「是,义父。」

「随着俺答汗一蹶不振之后,东蒙古实质上已然离心离德。」

「前月,辛爱黄台吉分家另起炉灶。」

「松山宾兔妻男等酋流连海上,杳无音信。」

「上月,威正恰因为抢劫生番被箭射死,已然被烧化尸骨,携回套外。」

「抄胡儿青丶把都儿苦赛丶矮木素阿机大兄弟叔侄,以及都儿他卜囊丶蟒速儿他卜囊丶歹牙乞青山他卜能丶威正他卜能王把都儿等部落,聚集数万骑,于嘉峪关七百里以外,意图开春后袭击瓦剌,向西挺进。」

「本月传来消息,说抄酋兄弟顺势占领了水塘。」

「……」

「如今,只有三娘子以大汗妻子的名义,牢牢把持了归化城,号令不彦皇台吉等人。」

「不过,我来之前,三娘子已然动身去阳和了,说是皇帝下旨,急诏顺义王与三娘子入京,。」

阳和是宣大总督的驻地,三娘子既然去了阳和,显然是准备入京了。

说到这里,吕南川顿了顿:「义父,我有些担忧,三娘子向来亲善朝廷,咱们要不要做点什麽……」

朝廷与鞑靼右翼的关系越好,塞外汉人辗转腾挪的空间就越少,这点道理,吕南川还是明白的。

三娘子其人,当初隆庆议和,其人就坚定劝和,此后约束各部,主持与朝廷进贡事宜。

乃至归化城的修建与求得朝廷赐名,都是三娘子一力主张。

眼下姿态又放得这麽低,应诏入京,对于吕南川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张四维闻言,却没有立刻回应。

书房内陷入了沉默。

吕南川一时有些局促。

终于,张四维缓缓转过头,看向吕南川:「西蒙古土蛮汗整合了左翼三个万户,合八大营二十四部,猛士二十万,东起辽东,西至洮河。」

「高举《图们汗法典》约束诸部,使漠南诸部重新向大汗朝觐。」

「携呼里台大会之势,逼迫科尔沁丶内喀尔喀等部俯首称臣。」

「又许大执政之位,以收买俺答汗之孙扯克力,再以黄教,拉拢右翼切尽黄台吉。」

「若非还有三娘子声威隆重,单东蒙古这一片散沙,只怕立刻就要被一朝吞灭,再现达延汗之旧景。」

张四维看向吕南川,面色肃然地摇了摇头:「汉家事,汉家尽。」

「鞑靼早晚是汉家敌手,你我将鞑靼引为爪牙丶为王前驱尚可,万不能自甘堕落,为人做了嫁衣。」

话音不疾不徐,两人静静对视。

良久。

吕南川才尴尬一笑:「义父真知灼见,是我想岔了。」

「只是丰州滩毕竟依归化城为屏障,孩儿只是怕三娘子与朝廷达成什麽默契,旧事重演,这才一时失了方寸,还请义父责罚。」

张四维的脸色板了片刻,旋即也展颜一笑:「人之常情,为父又岂会责备你。」

他顿了顿:「至于板升……你也不必太过担忧,你与乃父不同,手握精骑数千丶火器精良,哪怕三娘子亦要正眼相待,岂能像当年乃父一般,三言两语间,便绑缚送与朝廷。」

吕南川闻言,似乎得到宽慰一般,深以为然点了点头。

二人之间的不快稍纵即逝,再度言笑晏晏,父慈子孝。

不知谈论了多久。

吕南川才以时日不早为由,恭谨起身行礼,与张四维道别,

后者作势欲送,前者连连推辞。

又是好一番拉扯丶恭祝丶道别,吕南川才劝得张四维止步,而后大摇大摆出了张府,左右连忙迎上。

直到转过身,吕南川才拉下脸来,咬着牙愤愤不平:「老东西。」

努尔哈赤连忙凑上前来:「义父,莫非此行不顺?」

说话之言,已然是一口流利的汉语。

吕南川冷哼一声。

等他翻身上马,才开口道:「老东西狡兔不知道几窟,压根不会在咱们身上下重注!」

说罢,吕南川似乎打定了什麽主意。

他转头看向努尔哈赤:「先前你说的事,为父现在答应你!」

努尔哈赤面露狂喜:「义父答应让我借骑回建州了!?」

吕南川点了点头,没再说什麽。

「老六,你去回应扯克力,就说三娘子我无能为力,但比起三娘子之子布塔施里,我自然更支持他占据归化城。」

说罢,吕南川又转头看向另一名随从:「老七,还是按历年的规矩,你去寻宁夏那几个官拜副将的同族,将金银财宝送过去,替我拜个年。」

被吩咐的两人,显然都是蒙古面相,闻言连忙拍着胸脯。

丰州滩(五原县)位于宁夏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之间,正有周旋的馀地。

一番吩咐后,吕南川回头看了一眼张府,不屑地啐了一口。

而后招呼众人,打马而去。

……

腊月二十一,大寒,西苑承光殿。